约公元前4世纪,世界服装进入了以欧洲希腊为代表的时代,这个时代的希腊人以其涌动不息的创造激情,创造出了服装艺术无比幽雅,无比轻松的整体形象,从而被后世树为楷模,称之为古典而完美的形式.后来的罗马文明也深受其影响。 在古希腊,穿在身上的都叫CHITON(如果在GOOGLE中查找,有两个选择,1服装2海洋生物)男子常服,劳动服也可简称CHITON,采用的是快料横向对折包住身躯,一方面与他们的审美观有关,另一方面则取决纺织技术. 美索不达米亚及美洲常见的原始腰织机所织的布门幅比较窄,只有30CM左右,希腊采用的悬挂式织机可织出1米以上的布料,没一件CHITON都可以用一整块布料制作 CHITON最常见的两种款式都是在前面那种横向对折后缝合套头式CHITON基础上发展起来的
DORIC CHITON:
(用通俗的说法就是一块方布,以个洞套头,两个洞套手,腰上直接用绳子系上,布的宽度不同就有了长袖款和无袖款……)
国外的真人版.... 看得比较清楚...)
约公元前5世纪CHITON又发生了变化,据说当时妇女斗殴时常用固定CHITON的别针(10CM的大头针)做凶器,所以出现了IONIC CHITON(前者被禁止),后者的别针经过改良,与现在基本相似,用埃及进口的轻薄细碎花纹亚麻布代替单色厚重的羊毛材料 (款式没变化,就是换了材料和别针啥的....) 公元前5世纪波斯发动的两次战争差点吞并了希腊,各城邦又战争不断,希腊人有了穿外套的习惯,HIMATION是一种大披巾式裹住全身的长外套,人们利用这块长方形的布(长是宽的2-3倍)随意披裹 (这东西就是主要的花样了......裹的方法真的很多....详细看下面的图,有N种.......反正就是一块很大的长方形的布,随便裹或者披或者挂....) 希腊化的放荡铺张时代,服装深受东方影响,出现了DIPLOID,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在腰,胸部加上一层深褶皱,服装色彩也不再单一 DIPLOIDION是此时的另一种式样,衣身较长,分前后衣片两块,将右肩缝合,左边在大肋下缝合,腰部以腰带固定
(简单来说就是在腰上有了明显的收腰款式,上身有单肩和双肩两种(话说这种其实就是漫画啥的里面最常见的了吧))
另外还有一些女式独有的东西,顺带一起F话了: 年青女子的乳带(BANDEAU)在结婚之前不得离身,以后不再使用(图中绑在胸下的那一根)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另外还有一种资料里没提的,似乎是CHITON的变形,也很常见.... 上身看起来像是多披了一块布,不过那其实是和衣服一体的...差不多就是在领口/肩膀那一线的地方先向外翻一层(长度过腰),然后再在肩上缝合或者别针固定.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上图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然后是柱子!(终于来了...) 首先是,多立克式(Doric Order),应该说是最朴素最古典的一种?(简单……但是画出味道也不容易呀……)被广泛使用在南意大利、西西里和雅典(帕台农),……也就是说SS和LC里出现的几乎全是这种了…… 底部直径有高度的六分之一,有说法说这种柱式体现了力量、男性的强壮身体美|||||||||……还有说法说它体现的是女性的圆润温婉(喂这俩根本是相反的好吗||||||||)
图里还经常有那种看起来分节的样式……
比如这样的…………其实那个是石材长度的关系,柱子本身是一段一段接起来的……经过长年风化,接缝的地方风化更严重所以成了明显的节状……下面两个是阿波罗神殿和(那啥我忘了是哪)实地的照片,可以看见石材的衔接(没有第一图那么明显)和开裂状况……其它柱式也有一样的情况……
然后是,艾奥尼亚式(Ionic Order) 艾奥尼亚式和多立克式是古希腊神殿的主要两种风格,艾奥尼亚式的产生比多立克式略晚,表现了女性的纤细,厚度(也就是底部直径吧?)只有高度的八分之一,特征是蜗卷的柱头和增加了底座,典型的例子是阿尔忒弥斯神殿。
阿尔忒弥斯神殿复原想象图:
最后是科林特/科林斯式(Corinthian Order) 形象的概念是“少女(Maiden)”,感觉像是艾奥尼亚式换了一个更华丽的柱头,柱身更纤细一点。特征是柱头上上下两层蕨类叶子的雕刻(见图)。 主要使用在希腊化时代的罗马,雅典发现的最早的科林特式柱子是在公元前335年(柱头还只有一层蕨类叶子),更早的还有阿波罗Epicurius(?)神殿,约在公元前430~390年,以及宙斯神殿。现代一些仿希腊古风的建筑也常用科式柱头,大概是因为比较华丽吧……
(话说雅典娜的神殿用“男性的”多立克式,宙斯却是“少女的”科林特式……) ***********************继续上图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三种的对比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接下来是神殿建筑 先上张某一类神殿的前厅(入口)剖面图: 神殿的基本结构如下图(俯视): Pronaos:前厅,就是入口的地方,柱廊和大门(第一张图就是前厅) Naos(罗马叫Cella):大厅/正殿,神殿的主体。左右两边有些神殿也有立柱(见下宙斯神殿的图) Cult Statue:神像的位置 Opisthodomos:后厅(通常是没有门的……有的话也是工作人员(?)用的小门……) (啊啊英文资料翻译好难啊|||||||专有名词太多了....于是有些是我自己扯的名称|||||||) 详细一点的例子比如宙斯神殿: 三视图: 1-入口台阶 2、3-前厅 4-大厅 5-神像 6-后厅 大厅复原想象图:
神殿常见的结构还有几种:
最后一种就是比较常见的大神殿比如帕台农、宙斯神殿。 其它几种简单的结构通常是路边的小祠堂(类似) 以下还是上图……
|